;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资助的“中埃红树林微生物菌群及抗菌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项目在埃顺利启动

华熠 2025-05-12 521

      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ASRT)联合资助,浙江工业大学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NRC)联合承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中埃红树林微生物菌群及抗菌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No.W2412100)”启动会在埃及开罗顺利召开。

483fe2bfafbfbcadbdda8037ef2d5cad.png

      埃及国家研究中心主席Mamdouh Moawad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王鸿教授(中方项目组负责人)、魏斌副研究员、鲍晓泽助理研究员、NRC国际文化和科学关系委员会秘书Mahmoud Emam Abd Elsalam副教授(埃方项目组负责人)及双方科研骨干成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Mahmoud Emam Abd Elsalam主持。
d923add256737b51be179b1f0d888462.png

Mamdouh Moawad主席对中方表示热烈欢迎

      埃及国家研究中心主席Mamdouh Moawad代表埃方致辞,他对项目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高度评价中埃科研合作对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NRC将充分发挥埃及红海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独特资源优势,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81b7805eeca17bc7a813501f0da4d3f0.png

王鸿教授讲话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王鸿教授指出,该项目是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两国在海洋微生物组学、合成生物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技术,有望在抗耐药性药物研发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83d8675ed545a0e64785808b4458b214.png

红树林生态位点采样

      访埃期间,中方团队实地考察了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并就技术标准互认、数据共享机制达成共识。项目组深入红海省9个典型红树林生态位点(北纬27.405632东经33.677406、北纬27.406853东经33.679565等),完成首批环境样本与微生物菌株采集,为后续宏基因组测序与功能挖掘奠定基础。

      据悉,红树林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生物基因库”,其特殊生境孕育了丰富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是新型抗生素的潜在来源。该项目聚焦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依托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解析中埃两国红树林生境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开发新型抗菌次级代谢产物,为破解细菌耐药性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该项目是浙江工业大学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后,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又一重大国际合作突破。项目组将以此次启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难题,有效推进项目进度,此次访问将有助于联合研究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海洋强国”战略和“向海经济”的发展。

新闻信息来源:浙工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