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转异构体属于轴手性化合物的一种,这一特殊的手性类型源自立体轴上的四个取代基的旋转受阻。大自然同样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手性现象的魅力,如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得到的含有C-N阻转轴的(-)-Marinopyrrole A和从火炬花中分离得到的含有C-C阻转轴的Knipholone等。近年来,受到“逃离平面”概念的影响,阻转异构体开始在药物发现中崭露头角,如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lesinurad和P13Kδ 抑制剂等。因此,阻转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构筑是目前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日,利用中心手性到轴手性诱导策略,团队成功实现了大位阻联萘酚的高效构建(见图)。该成果以“Atrop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terically hindered stereochemically complex BINOL derivatives via central-to-axial chirality induction”为题于2025年9月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sc/d5sc05212b)。另外,通过轴手性向中心手性的转化可以合成复杂的螺杂环化合物,通过轴手性向螺旋手性的转化可以合成类螺旋分子,或者通过 1,2-芳基迁移合成萘并呋喃类阻转异构体,这进一步凸显了该中心手性向轴手性诱导策略的潜力。该论文以博士研究生杨洋和柏桂顺以及硕士研究生秦梦梦为共同第一作者,指导教师为王鸿教授、Damien Bonne教授和鲍晓泽助理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