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青年教师魏斌在微生物基因组挖掘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王鸿 2023-04-06 2437

图片1.png 

        稀有放线菌在新颖天然产物和药物先导物发现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海洋药物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技术系统评估了放线菌门库茨涅尔氏菌属(Kutzneria)菌株的次级代谢潜力, 并确定了其特有的次级代谢酶编码基因,为Kutzneria菌株中特定类型天然产物及次级代谢酶的定向挖掘提供了重要信息。

图片2.png 

       相关成果于20233月发表在天然产物领域权威期刊J. Nat. Prod.上(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natprod.3c00007), 第一作者为团队青年教师魏斌。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C2804700)和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RF-A2022013)的资助。

 

图片3.png 

        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是多肽类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海洋药物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挖掘技术深入分析了发光杆菌属菌株合成非核糖体合成肽类天然产物(NRPS)的潜力,发现了大量结构新颖的NRPS的结构特征此外,本文通过分子网络技术确定了Photorhabdus菌株能够合成的核心多肽的基本结构,为Photorhabdus菌株中NRPS类天然产物的定向发现和NRPS类天然产物的深度挖掘奠定了基础。

图片4.png 

        相关成果于2022年8月发表在微生物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 Microbiol. Rep.上(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758-2229.13118), 通讯作者为团队青年教师魏斌。该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公益项目(LGD21C040005)和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C03084)的资助。

 

图片5.png 

        海洋药物团队利用基因组挖掘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的Jensen-Shannon散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预测微生物降解岩藻多糖潜力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揭示了一个岩藻聚糖防治肥胖的作用机制

图片6.png 

        相关成果于2022年4月发表在多糖领域顶级期刊Carbohydr. Polym.上, 第一作者为团队青年教师魏斌。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353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17YFE0103100)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