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我校主办、药学院和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23年海洋天然产物合成与发现高峰论坛在朝晖校区举行。为推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候选药物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项目组与国内学者之间互动交流与合作,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军军医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北京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院所的资深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并围绕“海洋天然产物合成与发现及规模化制备”的前沿热点展开学术交流。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涂永强院士,海军军医大学、国家重点专项海洋生物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焦炳华教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跃伟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委会主任委员林文翰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委会秘书长李国强教授等海洋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研究领域专家受邀出席论坛。

李小年致辞
我校校长李小年出席论坛并致辞。学校科研院、药学院和中心相关负责人、师生共150余人参加了该论坛。我校海洋药物团队负责人王鸿教授为该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

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论坛上,广西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素兰,中科院海洋所、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斌贵,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产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贾彦兴分别作了题为《新型无成瘾性强镇痛芋螺毒素GeXIVA海洋新药研发》、《深海生物天然产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海洋多环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等专题学术报告。

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副院长宋振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栓虎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实验室副主任章华伟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杨献文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王月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海洋药物草苔虫素的化学合成》、《海洋天然产物合成及生物功能研究》、《金黄霉素高产育种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深海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和《创新药发现及成药性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专题学术报告。
论坛针对深海候选药物药源不足的问题,围绕药源规模化制备技术的建立和完善、重大疾病候选药物的系统性成药性评价等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涂永强院士作总结性指导

焦炳华作点评指导
论坛上,涂永强院士和焦炳华教授等专家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候选药物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所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果表示肯定,同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委会、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委会、浙江省药学会海洋药物专委会、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中药大健康产品创新研发与数智化制造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和海洋药物团队等多家单位和组织联合协办。论坛得到浙江工业大学“学术交流繁荣计划”的支持。
文字来源:浙工大科技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CxxNza052EtHVVS-Vj978Q)